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技术 > 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

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

2011年04月25日 11:38:05 来源:湖北安陆紫金路小学 访问量:3393

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

紫金路小学  胡日新

安陆元明两朝有四个书院,其中之一是碧霞书院,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由葛寅亮创建于碧霞台。清初,朝廷先废了全国所有书院,待政权初步稳定后,开始恢复各地书院,碧霞书院于“顺治十六年重修”(见《教育大辞典》第八卷)。然而安陆在康熙之后有一百余年无史志,碧霞书院的顺延没有历史记载。关于汉东书院,道光二十三年《安陆县志》记载:“汉东书院,乾隆三十二年建,自碧霞台久废,迨国朝以来,一建于金泉寺,再建于四状元里……”,“自碧霞台久废”说明汉东书院与碧霞书院有关。“迨国朝以来”说明由明朝到清朝,碧霞书院在顺治后又一百余年失修,改名先迁于金泉寺,再迁于四状里。汉东书院的前身是否碧霞书院成了历史上难以驱散的一片疑云。但汉东书院最迟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是确凿无疑的。

很多记载说,汉东书院在乾隆三十二年由知府张世芳主持修建,这是历史的误会。其实清朝有两个安陆。一个是德安府,府邑在安陆县,一个是安陆府,府邑在钟祥县。张世芳做过安陆知府,没做过德安知府。乾隆三十二年,德安知府是保成,汉东书院已开始兴建。乾隆三十三年,德安知府是和珅的外祖父嘉谟,姓赫舍里氏。《汉东书院的石鼓》这篇传说就是当时的一段轶闻。汉东书院的教育理念明确,重在陶冶学子“忠信立本,明廉笃志,精韧不怠,厚德泽人”的人文精神。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二百多年的教育中,这种人文精神不因朝代的改变而改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深深渗透于学生的心灵,不断升华,受益于学生终生,受益于中华民族。

乾隆三十五年,江西吉水罗暹春任德安府知府,其子罗天琪在汉东书院读书。罗天琪后来参加京城会试夺魁,使汉东书院名声大震。周边四县一州的学子皆以进汉东书院读书为荣。

汉东书院向清朝廷输送八品以上的官员三百多人。其中代表人物有陈学棻,官至一品工部尚书;李绍棻,官至陕西按察使。在学术上的代表人物有李道平。李道平的周易著作名扬中外,在新加坡、印尼、韩国、日本、加拿大、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一版再版,后世称其为中国的国学大师,联合国将其录入中华易经非遗人物。

光绪二十二年(1901年),清朝廷下诏,全国书院改为学堂。汉东书院改名为德安府中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德安府中学堂改名湖北省第五区汉东中学。1923年改名湖北省立第八中学。1928年改名湖北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改名湖北省立安陆初级中学。1945年,改名安陆县德安镇中心国民学校。1946年改名为安陆县吉阳镇中心国民学校。

这四十几年,是天翻地覆的几十年。这几十年,历史像走马灯似地变幻着舞台和人物。但“忠信立本,明廉笃志,精韧不怠,厚德泽人”的人文精神却在历代学子中不断演译。清末学子陈宧在政治变革中虽然体现了不成熟的摇摆,但誓死抗击八国联军,廉洁奉公的精神令人敬佩。辛亥革命中,汉东书院培养出来的耿伯钊、史青、蒋作宾等人,不是盲目地忠实清王朝。他们爱国不忠君,高举义旗加入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北伐战争期间,书院学子郭俊和周恩来一起创建了黄埔军校,培养了胡宗南、陈赓、徐向前、左权等一批民国的将军和共和国的元帅,他自己精韧不怠地求索战斗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1926年,书院学子周继英在母校扬旗舞戟,高悬霸鞭,建立了中共安陆县第一个委员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38年10月,日寇的飞机将汉东书院炸为平地。书院的学子纷纷投笔从戎,为民族的生存而斗争,涌出了危复汉、周叔屏、李隆、严叔端、肖健章等抗日英雄和烈士。至今,紫金路小学的校史陈列室里还存放着他们打击侵略者的枪刺。周叔屏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李先念亲自为他书写挽联:“渡府河思君功绩,望碧山壮我军心。”经过战斗的洗礼,肖健章在共和成担任了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书院学子中,也培养了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周书楷。

194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四),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陆。不久中共京安应县人民政府县长单一介,城关区委书记赵千,区长杨忠顺到吉阳镇中心国民学校宣布: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安陆城关区完全小学。并接收了中山、阜城、紫金、府河四所私塾为分部。1949年7月,校长黄健屏和教导主任郭文运奉命接收了英国人创办的教会私立进文小学(现实验小学)为第五个分部。1949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将省立第三师范迁回安陆,借汉东书院作为校址。安陆城关区完全小学本部师生暂迁到分部进文小学,改名安陆县立第一小学。后来,省立三师迁往孝感又让出汉东书院,安陆县立第一小学师生重回汉东书院,中山镇小分部和紫金镇小分部合并为北门李宅分部,府河镇小分部和阜城镇小分部合并成太和宫分部。至此,安陆县立第一小学下设进文、太和宫、北门李宅三个分部。1952年中南教育部普查安陆教育,安陆县立第一小学改名安陆县城关小学,进文小学办高小为本部,原汉东书院址办初小为分部,其余分部脱钩改为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1962年,安陆县城关小学两部分离,原进文小学址改名安陆城关一小,原汉东书院址改名安陆城关二小。

挖掘城关二小的这段历史时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仍健在。曾是吉阳镇中心国民学校的学生;国际上著名的地质学家郭令智也健在,高龄95岁,曾是省立十中学生;现任共和国温总理的老师,著名中科院院士池际尚女士,也在省立十中客读几个月;著名的国画家方康直也是汉东中学的学生;还有第十届亚运会四人单桨有舵赛艇冠军李红兵也在这所学校读过书。周边县市的一些学子,如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黄建中(随州),曾是德安府中学的学子;民国参谋本部次长,陆军次长,内政部长,外交家蒋作宾(应城),也是汉东书院的学子;文史学家、教育家胡呜盛(应城),在德安府中学堂读过书;古典文学家、国务院突出贡献津贴专家顾学颉(曾都),也在这所学校读过书。汉东书院这所老校,真是名人辈出。

1988年,安陆撤县建市。城关二小改名紫金路小学。这所学校,在安陆第一个使用电化教学,是第一批省级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曾经创造了孝感地区各县市48个成果角逐,独揽全部一等奖的奇迹;这所学校,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锁不住的心》,获省二等奖,打破了安陆小学舞蹈无省奖的窘局;这所学校,是安陆第一个少儿体育舞蹈培训基地,少儿体育舞蹈多次代表安陆参赛并获各级大奖;这所学校,翰墨飘香,师生的美术作品获国家级金银铜奖达数百人次,是教育部规定的硬笔书法培训基地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确定的中国书画等级考试湖北地区考点;还是这所学校,让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极感兴趣,亲自为这所学校题写校名。

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连续办学二百四十多年,这在鄂东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极少见。它是鄂东北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的活化石,对研究鄂东北的教育史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各地有的书院成了旅游遗迹,更多的书院不复存在,而汉东书院饱经沧桑办学至今,一定有其内在的渊源,因此,探讨汉东书院历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具有很大的教科研价值。

汉东书院生存在中国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转型的夹缝之中。其学子有能力抵挡封建社会的愚忠,有眼光审视中国萌发的资本主义,有智慧创建社会主义及未来,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精髓所在。书院“忠信立本,明廉笃志,精韧不怠,厚德泽人”的这种人文精神,具有珍贵的社会推广价值。

历代的学子,以汉东书院为骄傲。

紫金路小学,以历史辉煌而自豪。

目前,紫金路小学的学校管理,环境育人,诗雅墨香、教育教学形成了几大特色。

编辑:胡日新
上一篇:安陆小学中唯一的省级电化教育试点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搜索框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安陆市府城紫金路小学 特此声明。